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網絡上的“攻”與“防”


網絡上的“攻”與“防”

“稜鏡”事件攪慌了全世界。病毒、木馬、黑客軟件……他們就像幽靈,隨時侵入你的電腦、網絡空間,竊取你的秘密信息。看似無形的網絡空間,在別有用心的潛伏者面前,很可能就是“一絲不掛”!
在這個以和平與發展為主旋律的時代裡,網絡戰卻如同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在空氣中若隱若現地存在。從后台走向前台,從配角轉向主角,網絡戰改變了軍事對抗形態,也大大延展了傳統戰爭策略——其核心就是獲取信息控制權。
網絡空間已經進入了新維度,與核導彈和常規武器一樣,這裏也需要威懾和應急反應。網絡戰的發展迫使各國重新思考如何構建“網絡邊疆”、維護“網絡主權”的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洪奕宜 策劃統籌 戎明昌 殷劍鋒
網絡上的“攻”與“防”
由於互聯網上獲取軍事情報信息量大、機密等級高、時效性快、成本低等原因,依托互聯網開展的情報偵察活動已經無孔不入。當你瀏覽網頁或與朋友網上聊天時,可能不知不覺就已被牢牢鎖定,成了網上間諜獵取的目標。病毒、木馬、黑客軟件等這些常見的手段,讓潛伏者足不出戶就能獲取各類情報。
還有一種網絡阻癱作戰,針對網絡出入口和骨幹節點,利用殭屍網絡,採取“蜂群戰術”發起攻擊,或針對局部節點、使用烈性病毒進行攻擊,導致對方網絡癱瘓。所謂“殭屍網絡”,就是在計算機中植入特定的惡意程序,使控制者能夠通過相對集中的若干計算機,直接向大量計算機發送指令的攻擊網絡。2007年、2008年,俄羅斯採用這種戰法成功對愛沙尼亞和格魯吉亞進行了實戰打擊。
計算機網絡病毒名目繁多。海灣戰爭之前,美國在出口伊拉克的防空武器系統中的打印機中預設了病毒晶片,戰爭中,這個“后門”被遙控激活,導致了伊軍的防空系統失控,作戰失利。
據美國情報機構統計,在其獲得的情報中,有80%左右來源於公開信息,而其中又有近半來自互聯網。在美國的示範下,世界各國情報機構紛紛採取多種互聯網技術,對目標對象的網站進行破譯和攻擊,以獲取重要情報信息。
有攻擊就有防禦。保護本國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和信息免遭網絡攻擊,成為各國網絡戰的重要力點。建立監控預警、入侵防禦、應急恢復相結合的防禦體系,防止秘密信息被泄露到互聯網上,特別是防止黑客和他國情報機構對己方網站進行攻擊,被視為贏得網絡空間作戰主動權的重要前提。
國防大學李大光教授認為,互聯網絡對抗正在改變戰爭的方式。這種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如網絡戰使作戰空間多維化;網絡的便捷性使戰爭周期縮短、作戰節奏加快;網絡連結作用使作戰力量、作戰行動、作戰指揮和綜合保障等各種要素高度一體化;作戰樣式從“以平台為中心”逐漸轉向以“網絡為中心”;網絡戰場向虛擬空間延伸,等等。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3-06-24 10:26:51     Blog談新聞  評論(0) 上則  下則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世界網絡戰已經打響

法報:世界網絡戰已經打響 【法國《費加羅報》11月3日報道】題:世界網絡戰已經打響 網絡戰已經打響。全球的網際網路已成為重要的軍事對抗之地。網絡攻擊最近一次被人提及是在今年8月,沙特阿拉伯的阿美石油公司和卡塔爾拉斯拉凡液化氣公司的計算機係統先後遭到一種名為“沙蒙”的網絡病毒的攻擊。一個名為“阿拉伯青年小組”的組織聲稱,正是出于對沙特王室與美國所保持的特殊關係不滿才採取了這一破壞行動。此舉導致阿美石油公司3萬臺電腦癱瘓。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表示,這可能是“私營企業迄今為止所受到過的破壞最為嚴重的攻擊”。阿美石油公司之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使公司恢復了正常運轉。 然而,一切並未就此結束:自今年9月以來,美國有6家大銀行一直受到一個自稱與“伊茲丁‧卡桑旅”有關的網絡小組的攻擊。到10月中旬,法國各大銀行的網站也感染了病毒。法軍參謀部的反網絡戰負責人阿諾‧庫斯蒂利耶表示:“這是海灣地區出現的第一個帶有政治戰略目標的網絡攻擊行為。” 在美國的一些人看來,這些攻擊行動的幕後指使者是伊朗。 要不要採取針鋒相對的回應?2010年,一個名為“震網”的蠕蟲病毒對伊朗的核設施發起了攻擊。伊朗至少有五分之一的離心機遭到破壞,從而使該國的核武器研制進程至少被推遲了一年。“震網”病毒與其小兄弟“火焰”和“DUQU”病毒一樣,都是美國所啟動的代號為“奧運會”的網絡攻擊計劃的一部分,它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用網絡攻擊來取代預防性軍事打擊,而目的就是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贏得時間,就意味著讓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發揮更大的功效。 “震網”病毒的出現使得過去僅限于間諜行為的網絡攻擊出現了大的轉折。美國中央情報局前任局長邁克爾‧海登證實,“震網”病毒的運用是“第一次造成大規模硬件設施癱瘓的網絡攻擊”。 阿諾‧庫斯蒂利耶表示,幾年間,網絡戰成了“在戰爭中舉足輕重的一種戰略武器。各種形式的網絡攻擊層出不窮。我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也承認,如今存在著出現“網絡珍珠港事件”的風險。他警告說,網絡已經成為“未來的戰場”。 網絡戰有朝一日會取代傳統的戰爭行動嗎?電腦病毒能達到與空襲或轟炸同樣的效果嗎?這一步現在來看還達不到。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現在所有人都在搞網絡戰。中國成立了一支擁有9600人的網絡部隊,而俄羅斯則很早就對這一領域有所投入。伊朗則在其位于納坦茲的核設施于2010年受到網絡病毒攻擊之後也成立了自己的網絡軍隊。 網絡攻擊是一種不對稱戰爭,它所針對的恰恰是對手最薄弱的環節。而這種技術也能被恐怖分子或那些瀕臨破產的國家所掌握。 與發展核武器相比,網絡攻擊不僅存在著成本低、時間短的好處,還存在著隱秘的特性:網絡的無國界性決定了一切攻擊都很容易被隱藏。與常規戰不同的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發達國家在網絡戰方面恰恰是最脆弱的。 今日外媒言論推薦: 中國海監船連續巡航釣魚島領海 日本決定研發無人機監視中朝 日媒:島爭重創日企業績 日報:東南亞成中美角力新舞臺 奧巴馬羅姆尼決戰“最後時刻” 美國大選“戰場州”一覽 美東海岸災後恢復面臨嚴峻挑戰 查韋斯“社會主義”電視劇開播 印專家:人民幣為何還無法替代美元 (未經《參考消息》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6 Nov 2012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專家:十年世界軍事安全格局發生哪些變化?

專家:十年世界軍事安全格局發生哪些變化? 2012年02月13日 14:30:40 來源: 學習時報 新華微博【字號:大 中 小】【打印】 【糾錯】 資料圖片:陳舟 人民日報發 2011年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利比亞戰爭以及中東危局都預示著世界軍事安全格局正發生重大異變。適逢冷戰結束20周年,放眼這一歷史坐標係不難發現,“9‧11”事件十年來,世界軍事安全形勢經歷了深刻復雜的變化,總的看這是一個由起伏動蕩到相對平穩再到起伏動蕩的過程。在當今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下,美國是具有全球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唯一超級大國,歐盟、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則處于地區強者的地位。兩場反恐戰爭的巨大消耗和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使美國的霸權地位受到一定的衝擊,全球性挑戰更加突出,戰爭威脅沒有減弱,地區熱點和局部衝突此起彼伏。 戰爭形態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加速演變 信息技術的進步引發了作戰方式的巨大變化。由于戰場透明度大幅提高,打擊手段進一步精確,機械化戰爭時代的前沿和後方失去意義,而“以大吃小”的戰爭法則讓位于信息化時代的“以快吃慢”。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機步3師在幾十小時之內直搗巴格達,2008年的俄格衝突中俄軍也同樣達成了速戰速決。 同時,戰場空間進一步拓展,網絡空間、太空和深海成為新的武器空間,人類對公共空間的爭奪拉開了序幕。2008年俄格衝突爆發前,俄軍對格魯吉亞網絡及通訊係統的攻擊就全面打響。而在利比亞戰爭中,美軍不僅幹擾了利比亞的網際網路和通信網,將“舒特”網絡武器植入利比亞雷達係統,還對利高級將領展開短信勸降。此外,戰爭進入電視直播,交戰方通過媒體大打輿論戰,這也是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 戰爭形態的演變不僅依賴于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支撐力”,還得益于軍事理念超前發展的“牽引力”。近年來,美軍軍事理論創新得到“井噴”式發展,提出了快速決定性作戰、基于效果作戰、混合戰爭、空海一體戰等一係列理論,其中有的已經用于實戰,有的還處于構想和試驗階段,有的則已經被明確否定。此外,俄羅斯提出了第六代戰爭理論,印軍提出了冷啟動理論,等等。總的來看,這些理論帶有信息時代的特點,對戰爭形態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隨著隱形和無人作戰平臺的發展和大量運用,有人甚至預言未來戰爭將是“三無戰爭”(無人、無聲、無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戰爭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戰爭的暴力本質沒有發生改變。十年來,美國無人機多次對恐怖組織頭目成功實施斬首。從中東到北非,“斬首行動”無不貫穿始終,“肉體消滅”已成為一種勝利的標志。從表面上看,機械化戰爭時代狂轟濫炸和大規模屠殺的場面的確少了,但這只說明精確打擊手段使打擊效果增強了,附帶損傷減小了,作戰效益提高了,而戰爭本質千年不變。 軍事轉型步伐加快,新一輪軍備競賽異常激烈 伴隨著國際戰略競爭和矛盾的發展,主要軍事大國紛紛加快推進轉型,以盡快搶佔未來戰爭的制高點。這一波次的軍事轉型主要是調整改革指揮體制加強橫向聯合以滿足信息化戰爭和聯合作戰需要,同時全面提升武器裝備作戰能力並發展全新的兵種。 俄羅斯繼續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先是全面推行軍旅營建制,2010年底俄打破原有指揮體制設立四大聯合戰略司令部。根據《2009—2011年俄羅斯軍事改革規劃》,到2012年前俄羅斯國防部人數將大幅度削減60%,還要保證俄軍總參謀部及其他指揮機構的職能不發生變化。 2011年8月美軍正式撤銷了負責軍事轉型、協調聯合訓練的聯合部隊司令部。這些舉措表明,大國軍隊在著力解決前期軍事轉型過程中出現的機構重復建設、效率低下等問題。 隨著太空爭奪的加劇,空天武器的戰略性日益凸顯。美軍的在軌衛星具備偵察、預警、通信、導航、氣象等功能,其動能反衛星武器也進入實戰應用階段。同時,美軍還致力于發展空天作戰飛機、空間激光打擊平臺等武器,使“全球快速打擊”變為現實。近年來,印軍加強了對先進武器的購買力度。2011年1月11日殲20的首飛,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研制四代戰機的國家。在海軍方面,受“以海制陸”思想的影響,西方大國提高了對瀕海作戰艦艇的重視程度。在利比亞戰爭中瀕海戰鬥艦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美國準備在新加坡部署新型瀕海戰鬥艦,俄羅斯則從法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在網軍建設方面,早在2002年美軍就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網絡黑客部隊,2009年美軍又率先成立了網絡戰司令部。在其帶動下,英、德、日、韓、印等國也紛紛籌措組建網軍,出臺相關政策。此外,在軍種進一步走向融合的同時,新的軍種不斷出現,有人甚至預言天軍、網軍、生物軍將取代傳統的陸海空三軍。 1 2 下一頁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軍事看點:網絡戰士是怎樣煉成的 北京新浪網 (2012-01-20 09:10)分享| Ads by Google 號召全世界google.com.hk/nexus 隆重推介 Galaxy NexusGoogle 最新 Android 手機   袁藝 徐文華 榮光譽   在網絡空間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縱橫馳騁、沖鋒陷陣的不再是普通士兵,而是高智商、專家型的網絡戰士,把電腦比作他們的槍,鍵盤和鼠標就是扳機,比特是子彈,他們拼的不再是體能,而是技能和智能。   未來學家托夫勒說過:“計算機中一盎司硅產生的效應也許比一吨鈾還要大。”如此,一名網絡戰士可能抵得上一萬個普通士兵的作用。然而,由於網絡空間鬥爭異常復雜敏感,網絡戰士始終蒙著神祕的面紗,他們都是些什么人呢?   不能把網絡戰士與普通黑客畫等號   談及網絡戰士,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民間黑客。然而,網絡戰士不能與普通黑客畫等號,與他們相比,網絡戰士的標準要苛刻多了。   網絡戰士需要有極高的智商。他們往往是精通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專家,熟練掌握軟件工程、程序設計、網絡通信技術、密碼學等知識和技能,通常都有極高的數學天賦。   2002年,美國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網絡戰部隊,其人員組成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以及其他部門的專家,所有成員的平均智商都在140分以上,一些媒體戲稱其為“140部隊”。   單純高智商還不夠,網絡戰士還要有過人的情商。為提高網絡攻擊成功率,網絡戰士要掌握心理學、人際關係學、行為學等方面的知識,善于利用人類的本能反應、好奇心、盲目信任、貪婪等弱點設置陷阱,誘導和操控敵方意志為己服務。   20世紀70年代最著名的黑客凱文﹒米特尼克稱,衹要利用社會工程學原理和技巧,再結合大量的技術訣竅,他几乎能入侵任何一個系統。   網絡戰士還要有強烈的愛國熱忱。普通黑客的攻擊動機多種多樣,有的黑客破解軟件、入侵系統、竊取信息,是因為崇尚網絡自由和共享的“黑客文化”,有的黑客以此炫耀技術,有的則是利欲熏心,通過不法行徑謀取私利。   而網絡戰士則是為國家利益而戰,因此必須具備堅定信念,不能存有私心雜念,要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貢獻自己的智慧。   對於網絡戰士而言,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觀念。網絡戰行動往往是國家戰略層級的戰爭行為,參戰人員必須聽從命令,服從指揮,保守祕密。如果違反紀律自作主張,就會造成不良後果,嚴重時甚至會產生戰略性、全局性影響。   良好的團隊意識同樣适用於網絡戰士。據技術專家分析,攻擊伊朗布什爾核電站的“震網”病毒,需要一個20~30人的軟件開發小組工作2~3個月時間,花費數百萬美元才能開發出來,這樣的工作量和開發成本絕非民間普通黑客或黑客組織所能承受得起,因而衹可能是受政府資助或軍方組織人員專門開發出來的。   不拘一格的選拔培養途徑   美軍一些軍事理論家認為,“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稱為化學家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稱為物理學家的戰爭,那么21世紀的戰爭無疑是計算機專家的戰爭。”   由此可見,網絡戰士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地位,這也使得各國軍隊高度重視網絡戰士的選拔和培養工作。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是從民間黑客中招募。在網民中間,往往深藏著一些“歪才、奇才、怪才”式的電腦高手,他們正是軍隊的重點招募對象。   1998年2月,以色列黑客埃胡德﹒特南鮑姆成功侵入美國國防部以及海空軍的內部網絡系統,引起了美國軍方極大恐慌。   美國後來試圖將其引渡到國內加以審判,但這名年輕的跨國“黑客邦”領袖,被以色列軍隊如獲至寶地征召入伍,成為世界上第一名從民間公開應徵入伍的黑客。   台灣大同工學院畢業生陳盈豪編寫的CIH病毒,曾給全球約6000萬台計算機造成極大的破壞,他同樣也被征召進入台軍網絡戰部隊──“老虎部隊”。   在賭城拉斯維加斯每年舉行的黑客大會上,都有美國軍方人員在“招賢納士”,開出優厚的待遇吸引黑客入伍。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莫尼曾對黑客們說,“如果妳們考慮余生要干些什么,請務必不要忘記國防部。”   俄軍網絡戰部隊以各種形式征召黑客和地方網絡專家入伍,或對其進行資助,建立合作或雇傭關係。俄聯邦安全局等部門以“免除牢獄之災”為條件,勸誘一些因網絡犯罪被捕的黑客為其效力。   二是通過院校教育培養。美軍非常重視網絡戰士的培養,規定網絡戰士要像坦克和飛機駕駛員那樣接受嚴格的訓練,並經嚴格考核後才能上崗。美軍專門指定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以及負責計划和資源的國防部副部長共同領導全軍網絡戰人才培養工作。   上世紀90年代初,美軍開始把信息戰列為軍事教育與訓練的重點,美國國防大學就設立了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並從各軍兵種選拔人員,培養他們學習如何通過網絡破壞敵方的通信系統及各種資源。1995年,第一批16名網絡戰士正式從該校畢業進入現役部隊。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西點軍校、空軍學院等著名軍校,也相繼開設了“密碼學”、“計算機安全與信息戰”、“網絡安全”等網絡戰課程,為本軍種培養專門的網絡戰人才。   俄羅斯、印度、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家也非常重視通過院校培養網絡戰士。例如,印軍軍事情報培訓學院從2000年開始,增加了黑客技術培訓課程,重點進行網上攻防及獲取網絡情報和反網絡刺探訓練。   三是從技術專家中選拔。美軍會在報紙、網絡等媒體上刊登廣告,公開招募選拔地方技術人員參加網絡戰部隊,他們的目光還瞄准了眾多去微軟、谷歌等硅谷IT公司求職的年輕技術專家。   為了使相關高技術人才能長期為政府服務,美國國防部還重點建設吸引人才的動態系統,並借助2010年總統倡議實施的“改善聯邦征召和雇用流程”,探索能簡化雇用網絡人才相關程序的方法。國防部還允許網絡人才在公共機構與私人企業間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動,從而保留和引進具有創新能力的網絡戰尖端人才。   此外,美國國防部還建立了“優秀網絡人才”基地,發展各軍種預備役和國民警衛隊的網絡戰能力,並在國防部、聯邦、州和私營機構之間開展網絡戰訓練,以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網絡戰後備人才隊伍。   “學、研、訓、戰”一體的緊張生活   網絡戰士要從黑客精英、技術專家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也要經歷脫胎換骨式的轉變。例如,從外軍經驗看,他們入伍時要學習軍隊條令條例,去除不良嗜好,習慣過封閉或半封閉式的集體生活。   為保持強健體魄,他們也要參加體能訓練,但無須像步兵一樣整天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他們大多數時間還是在寬敞、洁凈、舒适的機房中度過。   由於網絡戰士在軍隊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他們絕對不能隨意在網上暴露身份,在生活中甚至跟家人都要保密。   與其他技術性軍兵種戰士不同,網絡戰士的“學、研、訓、戰”常常是一體的。   當前,信息技術發展飛速,軟件、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也非常頻繁,網絡戰士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如果不能緊跟信息技術前沿,就會在以技術攻防為核心的網絡對抗中敗下陣來。   平日里,他們還需努力鑽研網絡戰技術和戰術,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偵察、研究和分析敵國網絡結構、硬件設備、操作系統、通信鏈路、密碼體制、安全措施等情報,從中“鑽空子”找漏洞,發現的漏洞越多,在未來作戰行動中的攻擊路徑和手段就越多。   網絡戰士既是病毒、邏輯炸彈等網絡戰武器的使用者,也是直接開發者,研制和準備的新機理、新概念網絡戰武器越多,在未來網絡戰爭中勝算就越大。   網絡戰也有實兵演習,網絡戰士衹有通過經常性的實戰訓練,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作戰技能。   網絡戰部隊各分隊內部之間要開展互為紅藍雙方的實戰性互攻互防演練,在反復的模擬對抗、互相切磋中提高技戰術水平。他們要在網絡虛擬靶場模擬敵國網絡進行針對性的攻擊演練,尋找對方的漏洞和弱點,同時評估和試驗新戰術、新武器和新戰法的作戰效能。同時,還要會同國家有關部門,開展聯合網絡戰演習,在演習中查找己方網絡系統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檢驗和提高本國網絡戰防禦能力。   其實,網絡戰的平戰界線十分模糊。即使在和平時期,網絡空間也不太平,在這個虛擬空間里,意識形態鬥爭日趨激烈,國家間圍繞演變與反演變、顛覆與反顛覆,展開網絡輿論戰、心理戰。因此,網絡戰士要隨時參加低烈度的網絡戰。   比如,網絡空間間諜情報活動十分猖獗,國家間圍繞竊密與反竊密、偵察與反偵察,展開網絡情報戰。另外,恐怖分子借助網絡手段從事恐怖活動已成氣候,國家有關部門也會與恐怖分子之間圍繞破壞與反破壞、騷亂與反騷亂,展開網絡反恐戰。   這種常態化、低烈度的網絡戰隨時可能發生,網絡戰士有大量機會“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可謂“養兵千日,用兵千日”。   在面對敵對勢力發起網絡輿論戰、心理戰時,網絡戰士要保證本國主要網站,特別是政府和主流媒體網站的正常運轉,要借助輿情監控軟件,及時發現和屏蔽有害網絡信息,防止不良信息泛濫和網絡謠言四起。   這群特殊戰士的工作緊張而神祕,某一天,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名衣著整洁、文雅但不文弱,看似IT公司高級白領的年輕人匆匆而過,他或許就是一名脫下軍裝正下班回家的網絡戰士。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 相關搜尋:畢業生以色列黑客旅平險 贊助商網站 服務三菱 歌林服務站各區專線www.0800-888607.com 維修服務項目:液晶電視、冷氣、冰箱、洗衣機、烘乾機、服務迅速,當日到府維修。 服務先鋒 歌林服務站kolin01.168tw.net 售後服務:液晶電視、冷氣、冰箱、洗衣機、烘乾機、大型空調,維修迅速到府服務。 7net 生活家電超優惠快來買www.7net.com.tw 品牌家電通通有,超夯豆漿機、空氣清淨機、大型冰箱、洗衣機,特價熱銷隨您搶購!
【文匯網訊】據解放軍報報道,當前,世界軍事強國都在大力發展戰場網絡戰能力,並在近幾次局部戰爭中嶄露頭角。 2007年9月6日,以色列採用美軍的舒特網絡攻擊系統,成功躲過敘軍苦心經營多年的防空網,摧毀其縱深內的核設施,表明網絡戰武器已由實驗室走向戰場,實用和實戰化程度越來越高,已對指揮控制網、偵察預警網、戰場通信網、綜合保障網等戰場網絡構成了實質性威脅。由於戰場網絡對整個作戰體繫起著關鍵性支撐作用,必須充分認識這一威脅對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指揮和部隊行動的嚴重影響,不斷強化制網權意識、網絡管控和防護意識。 戰場網絡威脅是信息化戰爭時代的新生事物,一些人對其還存在模糊認識,有的人甚至把戰場網絡威脅與互聯網網絡威脅混為一談,這正反映了當前理論上對戰場網絡威脅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因此,應從根本上搞清戰場網絡威脅的內涵、特點、規律等理論問題,掌握戰場網絡威脅的機理、來源、類型等基本情況,深入剖析戰場網絡遭受網絡攻擊時,在物理域內對武器裝備戰技術性能的影響,在信息域內對作戰指揮、控制與協同的影響,在認知域內對指揮員決策和官兵心理的影響,為開展戰場網絡威脅環境下軍事訓練提供理論指導。 應積極研製網絡對抗模擬軟件和器材,開發去除破壞機制保留傳染機制的類似「空包彈」效果的模擬系統,研製具有網絡態勢顯示、對抗效果評估等功能的網絡對抗模擬訓練系統。必須加強網絡防護建設,依托大型綜合訓練基地,按照緊貼實戰、著眼強敵、等效模擬、確保安全的要求,構建逼真的戰場網絡威脅環境,為開展戰場網絡威脅環境下軍事訓練提供物質條件。 應大力開展戰場網絡防護訓練,在官兵中普及漏洞、病毒、木馬、黑客等網絡安全基礎知識,瞭解網絡戰基本理論,提高官兵網絡安全素養;突出抓好各類網絡操作人員的技能訓練,確實把網絡防護基本技能訓細、訓實、訓精。應在各類演習中增加戰場網絡威脅背景,力爭把對手設像、把環境設真、把情況設活,查找並彌補己方戰場網絡的漏洞和弱點,提高部隊在戰場網絡受到攻擊時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戰場網絡的穩定、可靠、安全、保密。 您的態度和心情(已有53人表態):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美稱解放軍反衛星和網絡戰抵消美軍常規優勢 2012年01月16日 11:20:56 來源: 環球網 新華微博 【字號:大 中 小】【打印】 【糾錯】     發射前,搭載著“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靜靜地矗立在發射臺上。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 資料圖片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1月12日文章,原題:美中關係的未來 十年反恐之後,東亞再度成為美國的一大重心。但世易時移,中國如今已是僅次于美國的經濟、技術和軍事強國。中國的崛起給美國的地區盟友和利益帶來新挑戰,增加了美國的戰略風險。 中國的核政策強調威懾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它也在部署可以壓制美方導彈防禦及打擊美國的第二代核武器。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在打造攻擊衛星和計算機網絡的手段,而美國的繁榮和安全依賴于衛星和計算機網絡。盡管美國十分強大,但越來越容易受到戰略攻擊。 中國面臨類似實力悖論,即力量的增強伴隨著脆弱性的增加,這是因為在核武、太空和網絡三大戰略領域,技術更容易提升戰略進攻而非戰略防禦能力。由于兩國都日益依賴太空和網絡傳輸數據,這就增加了衛星和網絡受襲的潛在危害。倘若中國人以為越是強大越是堅不可摧,那他們就錯了。 技術也大大削減了進行戰略攻擊的成本。跟戰略轟炸比起來,癱瘓關鍵衛星和計算機網絡不費一槍一彈、代價低廉。然而攻擊太空或網絡可重創美國或中國的經濟。 美中均有資源維持強大的戰略核武及打造反衛星和網絡戰能力。他們對彼此也有這個動機。不過,軍控跟防禦一樣不能使美中擺脫彼此的戰略脆弱性。美中核能力並不對稱,所以兩國核武裁軍不現實。控制反衛星武器也無法得到驗證。網絡軍控更是聞所未聞。 降低美中彼此不斷上升的脆弱性,將有賴于一種不同的辦法:互相戰略克制,即兩國應達成共識,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反衛星或網絡武器,對另一方或其盟友實施戰略攻擊。對于美國來說,這意味著接受中國的核威懾力。而美方也應堅持中國做出承諾,不要主動攻擊對我們經濟至關重要的衛星或戰略網絡。 承諾能否信守,甚至在危機時期,最終取決于互相威懾。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若一方明白它無法抵擋報復,那麼就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反衛星或網絡武器。當然魔鬼在細節中,互相戰略克制如何定義乃是關鍵。 對于美國來說,現在正是提出美中戰略克制的好時候。中國可能不情願,特別是考慮到中國軍隊的反衛星和網絡戰,是抵消美國常規優勢的途徑。不過,美國可以拿出旨在降低戰略危險的全面方案,持之以恒地貫徹。▲(作者為戴維•岡珀特和菲利普•桑德斯,汪析譯)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各國摩拳擦掌周密部署 網絡戰:未來第六代戰爭 戰爭行為向網絡空間延伸,各國摩拳擦掌周密部署   正當人們懷著美伊在波斯灣是戰是和的猜想進入2012年時,新型的戰爭——網絡戰硝煙的味道已經在東亞彌漫。   上周二,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指出,該國防衛省正在研制一種病毒,該病毒可以在受到網絡攻擊的情況下,順藤摸瓜反向探測攻擊路徑,並對攻擊源進行打擊。據報道,日本從2008年開始至今一直在研發一種病毒,應對Stuxnet病毒,作為一種強有力的網絡武器,以進行網絡戰。此外,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土屋大洋也向該報透露稱,其他國家也已開始相似的項目。這表明網絡戰正在加劇。未來可能有一場網絡武器庫的競賽。   而早在去年7月,美國就發布了首份《網絡空間行動戰略》,這份報告將網絡空間上升到同陸、海、空、太空並列的“行動領域”,稱將網絡攻擊視同“戰爭行為”。此外,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在內的國家紛紛表現出加強網絡部隊建設的立場。   各國對網絡空間的戰略部署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基于信息係統的網絡作戰》一書的作者、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李大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由于具有無可比擬的輻射力和滲透力,網絡必將成為世界各國軍隊建設的重要手段,成為塑造軍隊形象的主要手段和增強軍隊軟實力的重要工具。   信息制控即是戰爭   未來學家托爾勒預言,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將擁有整個世界。   李大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網絡作戰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對計算機網絡信息處理層的破壞和保護,來降低敵方網絡信息係統的使用效能,保護己方網絡信息係統的正常運轉,進而奪取和保持網絡空間的控制權。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網絡係統已經成為現代化軍隊的神經中樞,傳感器網、指揮控制網、武器平臺網等網絡,將成為信息化戰爭的中心和重要依托。   美國是最早組建網絡部隊的國家,其前陸軍參謀長沙利文上將說,信息時代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戰爭的進行方式。而很多年前,這樣的改變就發生了。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和俄羅斯的計算機高手就成功侵入美國白宮網站,致其癱瘓。與此同時,北約通信係統遭到病毒攻擊,美國海軍陸戰隊帶有作戰信息的郵件服務器幾乎全部被阻塞,就連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的指揮控制係統也因黑客襲擊而被迫中斷3個多小時。   “在近幾場局部戰爭中,擁有信息網絡優勢的發達國家軍隊,能以電腦病毒及黑客對其作戰對手的網絡及通訊係統實施攻擊,完全主宰了網絡空間,取得信息化戰場優勢,並在極短的時間內癱瘓了對手的防空指揮係統,有力地支援其他戰場作戰。”李大光說。   美軍在全世界擁有逾1.5萬個網絡和700萬臺電腦設備,對網絡空間的依賴,與在網絡安全上的不足形成了鮮明反差。美國國防部報告稱,五角大樓的網絡每天遭遇數以百萬計的試探,而成功的侵入已導致數以千計的文檔泄密。   事實上,美國遭遇網絡襲擊並不是孤例。2010年8月23日,不明黑客襲擊了俄聯邦警衛局網站,造成眾多內部文件在網上曝光數小時。據俄聯邦安全局統計,自2005年以來,俄國家機關網站每年都會遭到近100萬次網絡攻擊,其中針對總理普京官方網站的攻擊更是高達12萬起。   “一旦計算機網絡遭到攻擊並被摧毀,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國家軍事機器就會處于癱瘓狀態,國家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李大光說。